如果老人沉迷“假古董”直播并花费7万元,可以参考以下维权途径:
收集证据
交易记录
查找老人支付7万元的相关支付凭证,如银行转账记录、电子支付平台(如微信支付、支付宝)的交易明细等,这些记录能够明确显示资金流向和交易时间。
直播相关证据
录制视频:如果可能,录制涉及该“假古董”交易的直播回放。直播中的主播介绍内容、对古董的描述(如声称是某个年代的真品、具有特殊价值等虚假表述)、展示的画面等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。
聊天记录:查看老人与主播或者直播平台客服之间的聊天记录,看是否存在误导性的推销话语、承诺等。
与商家协商
直接联系
让老人或者家属尝试直接联系直播商家,通过在直播平台上的私信功能、预留的客服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,向商家表明购买的古董存在问题,要求退款。
在协商过程中,明确指出商家在直播中的虚假宣传行为,如将现代工艺品谎称为古董等情况,并出示收集到的相关证据。
书面通知
如果口头协商没有效果,可以考虑发送书面的退款通知。在通知中详细说明购买情况、发现古董为假的依据以及要求退款的合理诉求,并通过挂号信或者有记录可查的快递方式寄送给商家。
向直播平台投诉
平台规则投诉
了解直播平台针对商品交易的相关规则,很多直播平台都有禁止虚假宣传、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规定。向平台提交投诉,说明老人在该平台直播间购买到“假古董”的情况,并附上收集的证据。
要求平台介入
要求直播平台对商家的销售行为进行调查,平台有责任对商家进行管理。如果平台核实商家存在违规行为,可能会采取诸如限制商家账号、促成退款等措施。
寻求监管部门帮助
消费者协会
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。拨打12315热线或者通过网络平台(如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)进行投诉,详细说明老人的遭遇、损失金额以及商家的欺诈行为等情况。消协可以作为中间方,尝试调解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纠纷。
市场监管部门
如果怀疑商家存在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,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商家进行调查,检查其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、商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。如果查实商家的违法行为,将依法进行处罚,并可能帮助老人追回损失。
法律途径
咨询律师
可以先咨询专业的律师,向律师详细介绍整个事件的经过、现有的证据等情况。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案件的走向,并提供法律建议,如是否可以提起诉讼、诉讼的胜率等。
提起诉讼
如果协商、投诉等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,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。以买卖合同纠纷或者欺诈为由,要求商家退还购买“假古董”的款项,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在诉讼过程中,充分利用收集到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