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率不足三成,主要卡在以下几个方面:回收体系不完善 回收渠道分散:现有回收网络缺乏系统性布局,多为小作坊或零散形式,资源整合度低。例如,虽然旧衣物回收箱在很多城市小区普及,但整体回收网络缺乏协调,难以满足大规模再利用生产需求。 标准不统一:废旧纺织品的分类、消毒、收集和储存环节标准不一,回收质量参差不齐,难以直接统一加工处理。技术瓶颈限制 成分分拣困难:衣物纺织原料种类繁多,很多面料是不同纤维混纺,给回收利用带来挑战。如回收生产再生纤维的废布要求涤纶含量超过90%,低于这个含量就会导致纤维喷嘴堵塞造成故障,而衬衫、西裤等棉涤混纺面料通常无法满足要求。 异物分离难题:衣物上的纽扣、拉链等金属和塑料异物,容易影响纤维质量并损害加工设备,需要靠人工拆剪,增加了处理成本。 技术落地障碍:一些先进的再生技术在应用推广时遇到政策障碍,如化学法回收利用项目因环保政策等要求,无法在垃圾填埋场或处理厂附近落地,又不符合化工园区的落地标准。经济可行性差 回收价值低:废旧纺织品整体回收价值低,送往再生处理厂的破旧衣物每吨仅能卖到200到300元,连上门回收的人工成本都负担不起,企业缺乏回收动力。 生产成本高: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前期投入大,如分拣、处理等环节成本较高,而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,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佳。政策支持不足: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相关政策,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,如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等,对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。消费者意识淡薄:公众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,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旧衣服回收的重要性,导致大量旧衣服被随意丢弃,且居民在投放废旧纺织品时缺乏有效指导,干净衣物与破旧床单、布偶等混杂,增加了后端分拣难度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