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以来,公募基金积极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,该类基金发行火热,主要体现在发行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、多只产品规模超10亿元以及众多基金公司加速布局等方面。具体情况如下:发行数据亮眼: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9月12日,新发行106只增强指数型基金,合并发行份额610.97亿份,超过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数量和规模。2024年、2023年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分别有42只和59只,合并发行份额共有214.27亿份和265.90亿份。单只产品规模较大:在2025年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中,14只产品规模均超过10亿元。其中,规模最大的是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,合并发行份额为23.93亿份,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和博道中证全指指数增强紧随其后,合并发行份额分别为19.40亿份和19.11亿份。基金公司积极布局:部分专注主动管理的公募为避免与巨头在被动投资领域直接竞争,选择以指数增强基金为切入点,如华商基金在2024年发行首只指数增强产品后,2025年继续完善产品线,发行了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、华商中证800指数增强等多只产品。泓德基金今年也首次入局指增领域,近半年已有三只产品成立。公募基金积极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产品优势明显:增强指数型基金兼具指数化投资的优势与获取超额收益的潜力。指数化投资具有透明、低成本、分散风险等特点,同时量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,使得基金能够通过量化模型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挖掘超额收益,满足投资者追求更高回报的需求。市场需求推动:一方面,A股整体表现良好,提升了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关注度,资金配置意愿增强。另一方面,机构资金投资期限通常更长,指数增强型基金更容易积累超额收益并发挥复利效应,且其在战胜基准获取超额收益方面,可预期性优于主动基金,综合费率也更有优势,因此受到机构资金的认可。政策与创新支持:政策方面,公募改革推动基金业绩评价方式向业绩基准靠拢,而指数增强型基金在跟踪基准及获取超额收益方面具备优势。产品创新方面,指数公司不断完善指数体系,如科创综指等新指数的推出,为指增基金提供了丰富的对标基准,推动了公募基金的加速布局。量化技术赋能:AI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,使得多因子模型、机器学习算法逐渐成为行业标配。量化投资技术的革新,能够更高效地识别超额收益来源和市场的结构性机会,提升了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能力和业绩表现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