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业是民生之本,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实施以工代赈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、推动返乡入乡创业等多种举措,持续发力稳就业,取得了显著成效,具体如下:实施以工代赈政策:以工代赈在稳就业、增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,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,计划吸纳12.3万名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,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7.1亿元。2024年,我国依托以工代赈政策累计吸纳带动332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,同比增长31%;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,同比增长32%。建设公共实训基地:“十四五”以来,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支持地方建设250个公共实训基地,扩大公共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供给,完善产训结合、共建共享运行机制,为城乡劳动者提技能稳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例如广西(柳州)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,2024年共开展培训214期,累计培训超6万人次。推动返乡入乡创业:随着城乡融合发展,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改善,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工作现场会,总结交流经验,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,优化政策环境,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就业增收。聚焦重点群体就业: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促消费、扩投资等方式释放需求潜力,提升经营主体创造就业活力和城乡基层就业承载能力,通过稳岗扩岗吸纳一批青年就业。同时,加大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优化教育培训供给,通过技能提升促进就业,并做好就业困难青年帮扶保障。对于农民工群体,将加强技能培训与用工对接,重点保障制造业、建筑业等行业用工需求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