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高盛、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。其中,高盛上调0.6个百分点,摩根大通上调0.7个百分点,摩根士丹利上调0.3个百分点,野村上调0.5个百分点。 上调原因政策支持力度大:2024年9月以来,中国出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,产生了积极效果。2025年财政政策更为积极,赤字率按4%左右安排,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,政府发债规模也大幅提高。同时,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达3000亿元,比去年翻了一倍,有助于扩大内需。外部环境改善: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,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。高盛因此将中国2025年出口量增速预测上调5个百分点,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速的贡献也得到提高。经济韧性强:中国经济扛住了外部冲击,展现出较强韧性。如二季度即使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,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保持韧性,这让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:中国在AI领域等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,让市场重新认识到中国的供应链和创新优势。AI的应用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,创造更多价值,提升潜在GDP水平。 带来影响提升资本市场信心:外资机构上调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,还提高了对主要中国股指的目标点位预测,释放出看好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信号,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。增强市场活力: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预期,会让更多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,从而增加投资,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资金,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,促进经济增长。
|
|